?
2025-09-05 23:28?出处 温州在线
温州在线军事新闻讯,近期中国在纪念抗战胜利80周年阅兵中展示的先进装备引发国际关注,部分西方媒体以“缺乏实战检验”为由质疑中国军事实力,却在评论区遭遇全球网友的集体反驳,形成舆论“翻车”现象。以下是事件要点分析:
一、外媒质疑的核心论点
实战经验不足论:路透社、CNN等外媒称中国新型武器如东风-61、歼-20S等“未经历实战检验”,暗示其可靠性存疑
技术贬低倾向:德国媒体等强调中国军力“整体未赶上西方”,甚至质疑部分装备“可能仅为模型”
二、网友反驳的焦点
和平发展才是勋章:国内外网友普遍认为,中国通过技术突破而非战争扩张实现国防现代化,恰是“最值得骄傲的事”。例如,有评论反问:“难道必须通过战火证明实力?”
实战案例打脸质疑:巴基斯坦空军使用歼-10CE在印巴空战中击落印度“阵风”战机,PL-15E导弹射程远超宣传数据,直接验证了中国装备的实战性能
西方双标被揭露:网友指出,美国等国家频繁发动战争以“检验武器”,而中国选择和平发展反而成为被攻击的理由
三、舆论翻车的深层原因
中国军工的严谨性:中国装备在极限测试中已模拟实战环境,与西方“虚标参数”形成对比
国际认知转变:越来越多国家认可中国“以武止戈”的国防理念,如巴基斯坦防长公开点赞中国装备的实战表现
此次事件反映出西方传统军事评价体系的局限性,以及中国和平崛起理念的全球共鸣
国际社会如何看待中国装备?
国际社会对中国装备的评价呈现多元化趋势,既有对技术实力的认可,也存在部分质疑声音,但整体上中国军工的全球影响力显著提升。以下是主要观点分析:
一、技术实力获广泛认可
尖端装备引发震撼
九三阅兵展示的东风-61洲际导弹、激光武器等装备被外媒称为“强大”“震撼”,高超音速导弹技术(如东风-17)更被评价为“颠覆传统战争经验”
实战表现验证可靠性
巴基斯坦歼-10CE在印巴冲突中击落印度“阵风”战机,PL-15E导弹射程超预期,直接打破“中国装备缺乏实战检验”的质疑
二、和平发展理念受赞誉
“不战而胜”的国防观
多国网友称赞中国“最好的武器是不把钱花在战争上”,认为阅兵式释放的和平鸽与气球象征“对和平的坚定承诺”
维和贡献获国际肯定
古巴、俄罗斯等媒体指出,中国军队是“维护世界和平的坚定力量”,其装备展示旨在“平衡地区安全”而非威胁
三、西方认知偏差与反思
技术自主性被低估
西方曾长期受俄罗斯影响,误判中国军工依赖俄技术,但中国武器进口量5年下降64%,歼-10C等装备已实现全产业链自主
工业产能与性价比优势
中国以2000多亿美元军费取得超越美国9000亿预算的成果,被评价为“工业狂魔”,其军民融合模式(如高铁技术转军用)令西方难以复制
四、区域国家的复杂态度
东南亚与中东的务实选择
马来西亚、沙特等国对中国装备表现出采购兴趣,认为其“低成本、高性能”符合需求,印尼更因歼-10C实战表现重新评估军购决策
美印的警惕与矛盾
美国部分舆论仍质疑中国装备“依赖进口发动机”,而印度则因歼-35隐身性能产生焦虑,但双方均承认中国在无人机、导弹等领域的局部领先
五、国际军贸格局变化
中国已跃居全球第四大武器出口国,向40国出口常规武器,歼-10C等装备在国际市场形成“代差优势”,逐步打破西方垄断
总体而言,中国装备正从“技术跟随者”转变为“规则制定者”,其和平发展路径与硬核技术突破共同塑造了更立体的国际形象。
本文“中国装备”来源:http://m.gsqgpa.cn/news/junshi/86978.html,转载必须保留网址。作者:yujeu